雖然大家肯定都知道碳纖維是什么,但是還是要為了剛剛入門的朋友稍微科普一下。
碳纖維(carbon fiber,簡稱CF),是一種含碳量在95%(一說90%)以上的高強度、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。它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,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。
為什么要用碳纖維制作三腳架?
據相關資料顯示:
一、碳纖維密度小、不到鋼材的1/4,強度高于鋼鐵,是鋼材的6-12倍,外殼堅硬又有紡織纖維的柔軟。
二、碳纖維具有耐腐蝕、高模量的特性且不易拉伸和彎曲。
三、碳纖維碳纖維兼具碳材料強抗拉力和纖維柔軟可加工性,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。
事實上,在我們看來,碳纖維最突出的優勢就是輕。
為什么玩攝影的玩到最后都是走上了微單這條路,本質上就是因為技術夠了,就希望減輕自己負擔。所以現在各大相機品牌、鏡頭廠商都在追求輕量化,微單已經成為未來的大勢所趨,試想想,一個攝影師連鏡頭相機都追求輕量化,又怎么可能會選擇沉重的腳架來加重自己負擔。
捷信的旅行者系列、登山者系列就都使用的是碳纖維的腳架,碳纖維輕盈,所以才適合在旅行登山的時候拍攝使用。
再來就是吸震效果突出。
買支腳架圖什么?不就圖個拍攝穩定,你要是風一吹就開始震動,我還不如手扛,這花錢買來未免也太雞肋了吧。
但是碳纖維也有比較麻煩的地方:
古人常說:“過剛易折”,碳纖維本身強度高,太硬太脆,遭遇重壓后就會斷裂,平時一些刮刮碰碰還會損壞結構,需要專業人士來進行修復。
所以為了改善碳纖維這種麻煩,富圖寶從碳纖維材質、到腳架構造等多方面綜合考量,做了各種嘗試。
一、采用成本更高的1k碳纖維。
碳纖維可劃分為大絲束和小絲束。通常將48k以上碳纖維稱之為大絲束碳纖維,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。而三腳架使用的通常是1k、3k、6k、12k,稱之為小絲束碳纖維。
“K數”是指一束碳纖維中有幾千根的單絲。一根碳纖維的直徑大概只有頭發絲的1/50。3K就是指一束碳纖維中有3000根單絲碳纖維,12K就是指一束碳纖維中有12000根單絲碳纖維。
一般來說,k數越大強度越高,k數越小反而越貴,因為K數越小所使用的工藝就越難,所以價格上反而會比K數大的更加貴。舉個例子,富圖寶的金雕系列腳管就是使用1k碳布制成的。
二、采用大噸位碳布
碳布噸位:碳布是由碳絲編織而成,其碳纖維的指標單位以T(噸)來表示。所謂T位即每平米碳絲的數量,如36T即每平米有3600根碳絲組成,依此類推。
市面上,24T以下就是普通碳纖維,30T、36T為高密度碳纖維。每上升一個等級原材料價格就要翻一番,T值越大強度越強重量也就越輕。大家很熟悉的富圖寶磐圖系列和新品金雕系列腳管都是使用30T碳布制成的。
三、采用進口原材料
目前,由于碳纖維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,全球的碳纖維市場依然為日、美所壟斷。而富圖寶不少高端腳架,對碳纖維原料要求甚高,像是金雕系列腳管就是用十層30T碳布制作而成,全球能生產這種高T位碳布的廠家有限,富圖寶旗下碳纖維腳架,其碳纖維原材料就都是日本三菱麗陽公司的碳纖維。
日本三菱麗陽成立于1950年(創立于1933年),主營化成品、合成樹脂、合成纖維、碳纖維復合材料、功能性薄膜等產品的制造及銷售,在世界碳纖維廠商中一直處于前三位置,是業界有名的碳纖維廠商。
碳纖維腳架能夠兼顧穩定和輕便兩大指標,連過硬易折的缺點,也可以通過提高碳纖維原料級別來進行改善。這種全能型選手,這幾年越來越受到攝影人的青睞,攝影廠商也就越發傾向于使用碳纖維來制作腳架。